1987年11月,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(World No TobaccoDay),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。在1989年,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。
从1989年开始,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,因为第二天即是国际儿童节,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。

吸烟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肺癌,尤其是中心型肺癌。烟草既有“化学武器”(含有3000余种化学成分),又有“放射武器”,一般地说,香烟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是粮食中的20倍,是蔬菜和水果中的30倍。香烟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,可释放出高能量射线,直接杀伤人体组织细胞。每天吸一包半香烟的人,其肺部一年所受到的放射线量,累积起来相当于接受300次X线透视。世界医学界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,从流行病学的角度,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吸烟是引起肺癌的罪魁祸首。食因素、病毒感染、真菌毒素、内分泌失调、家族遗传等,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今天是国际无烟日,请您爱惜自己也爱惜身边的人,戒掉手中的香烟,拥抱健康,从这一刻开始!
|